在平時生活中,有些人總是難以拒絕別人,即便別人提出的要求讓自己非常不舒服,但還是會不自覺地答應,雖然事后會追悔莫及。這樣做自然有著它的好處,不拒絕,就不會把人際關系搞僵,并且還能得到別人的喜歡和認可,這就“不拒絕”所帶來的好處,也是人性發(fā)展的必然。不過,如果一味的“不拒絕”,也會讓你失去自己的界線,讓你的生活中充滿無奈。 是否會拒絕,也是判斷一個人心理成熟度的重要指標。通常會拒絕別人的人,心理成熟度相對發(fā)展較好,有著較強的自信和勇氣;當然,自戀型人格障礙和偏執(zhí)型人格障礙的人也會經(jīng)常拒絕,不過他們的拒絕是病態(tài)性的,反而是心理不健康的標志。 不拒絕,一般有兩種原因,一是功利性的,以不拒絕的方式來討好別人,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;二是防御性的,以不拒絕的方式來避免形成跟人的對立,避免遭受攻擊。 而很有意思的是,當不會拒絕者用這兩種原因去解釋的時候,心安理得,仿佛就真的是這么回事一樣。不過,真的是這樣嗎?看似是的,本質(zhì)卻有著很大不同。討好、避免形成對立,這些都是不會拒絕者的想象,說白了都是不會拒絕者的投射,真實的對方會怎樣?真實的對方是怎樣的?這些,不會拒絕者很難看到。因為: 一、不會拒絕者有著很多的“不許” 對于不會拒絕者,他們過去有著很多的“不許”,“不許你出去打球”、“不許你吃飯的時候看電視”、“不許你自己洗衣服”……,他們的生活中有太多的限制、規(guī)則,在這種背景下,他們的思維、思想被束縛,自主性和創(chuàng)造力被制約,膽量和自信也被擠壓,自然也就不敢跟別人對抗,最終選擇了不拒絕的生活方式。 二、不會拒絕者有著很多的“禮節(jié)” 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講究“禮節(jié)”,而其背后是中國人的面子理論。什么叫有面子?我尊重你,你尊重我,這樣雙方都有面子。而拒絕,往往被視為不給人面子的做法,自然與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相悖。面子源于自卑,并且,在這種禮節(jié)中,中國人深深的自卑感也得到了很好的掩蓋。相互尊重中,不會有沖突,不會有拒絕,不會有傷害,你好,我好,大家好。不過,可惜這對于自卑感的真正解決,沒有什么太大的幫助。 三、不會拒絕者有很多的“害怕” 不會拒絕者心中其實有很多的害怕,害怕被否定,他們的內(nèi)心脆弱而敏感。在他們的成長經(jīng)歷中,有過太多的否定,有過太多的傷痛,于是,他們長大之后,害怕過去的經(jīng)歷重蹈覆轍,于是他們選擇了不拒絕。沒有拒絕,就不會被否定,自然也就沒了傷害。所以,他們艱難地忍受著別人的要求,一次又一次的不拒絕,僅僅是為了避免那心中最深處的害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