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家長抱怨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,整天不想回家,不愿與家長說心里話,交換想法,做事比較任性。而許多孩子卻說,父母一天到晚嘮嘮叨叨,煩死人了,規(guī)定這不許,那不準,真討厭。顯然,家長和子女在“對著干”。 孩子的逆反心理由何產(chǎn)生 許多家長抱怨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,整天不想回家,不愿與家長說心里話,交換想法,做事比較任性。而許多孩子卻說,父母一天到晚嘮嘮叨叨,煩死人了,規(guī)定這不許,那不準,真討厭。顯然,家長和子女在“對著干”。 專家介紹,從小學進入中學,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飛躍。他們認為自己已不是小孩了,獨立活動的愿望變得越來越強烈,一方面他們想擺脫父母,自作主張;另一方面又必須依賴家庭。這個時期的孩子,既缺乏生活經(jīng)驗,又極其要求自尊,強烈要求別人把他們看作是成人。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小孩來看待,無微不至地“關(guān)懷”,不厭其煩地叮嚀,他就會厭煩,就會覺得傷害了自尊心,從而產(chǎn)生反抗心理,萌發(fā)對立的情緒。如果父母在同伴和異性面前管教他們,那么,他們的“逆反心理”會更強烈。 了解逆反期孩子的心理特點 初中的孩子,隨著接觸范圍的擴大,知識面的增加,內(nèi)心世界豐富了,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,這種價值觀有時與父母的價值觀不同,遭到父母的反對,得不到父母的理解。于是就在同齡孩子中尋找共鳴,父母也變得不那么親近了。此時,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這種心理、生理變化,一味簡單、生硬地管教,就會迫使子女產(chǎn)生反抗情緒和行為。 事實上,逆反期的孩子,盡管自我意識發(fā)展了,但自我控制能力還差,常會無意識地違反紀律。他們喜歡與人爭論,但常論據(jù)不足;喜歡懷疑,卻又缺乏科學依據(jù);喜歡發(fā)現(xiàn)見解,但又判斷不準;喜歡批評別人,卻又容易片面。家長知道了“心理斷乳”期孩子的這些特點,對待他們就更應避免簡單粗暴,也不能用“哄騙”的方法來對待他們。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兩種心理狀態(tài):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財產(chǎn),對子女具有絕對權(quán)威;二是父母將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現(xiàn),希望子女能實現(xiàn)自己想實現(xiàn),但沒有實現(xiàn)的理想。因此,父母常常把自己的生活經(jīng)驗灌輸給孩子,企圖讓孩子按父母的設(shè)想去生活。這樣一來,父母要管教,子女要獨立,矛盾必然產(chǎn)生,反抗行為在所難免。反抗形式多種多樣,有的不與父母交談,有的與父母陽奉陰違,有的離家出走,甚至走上犯罪道路。 循循善誘因勢利導 心理斷乳期是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轉(zhuǎn)折時期。從總體上講,心理斷乳期的各種心理現(xiàn)象,反映了少年兒童心理上的進步。從心理上依附于父母,到出現(xiàn)獨立意向,這是重大的變化。父母要珍視子女的這一時期,采取歡迎的態(tài)度,對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極面,家長應根據(jù)孩子的心理特點,循循善誘,進行教育。 專家建議,家長更應看到逆反心理積極的一面,如因逆反心理出現(xiàn)的好奇心,是一種渴求認知事物的欲望,是求知的動力。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異和思辨的特點,是孩子智慧的火花,創(chuàng)造的源泉,家長應留心注意,因勢利導,促其成材。 家長要看到孩子的成長,尊重孩子的自尊心,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(guān)系,并允許孩子也能參與家庭的管理。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,盡可能支持他們,在其遇到困難、失敗時,應鼓勵安慰,成功了要立即表揚。家長還要有勇氣向孩子請教,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。 俗話說:“半大小子,氣死老子?!边@話不假。上了初中的孩子,顯著的特點是變:生理上在變,孩子開始發(fā)育了;心理上也在變,家長會發(fā)現(xiàn)不知從什么時候起,孩子不聽話了,甚至還可能與家長對著干。你要東,他偏朝西,你要西,他偏朝東,這種現(xiàn)象,心理學上稱之為“逆反心理”。這個時期,稱之為“心理斷乳期”。 |